朗读法的作用有哪些(朗读法的含义、类型与好处)
学习方法
2023年2月10日
151
7
朗读训练一般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1、开始阶段。注意力集中在字的形、义和音上,读起来不够熟练,不能按词分出音节,不能连成句子,缺乏词、 句和段的分析与综合能力。
2、持续阶段。能够把词、句连贯起来读,但易出现增字、减字、重复、颠倒、认错和矫揉造作等毛病。
3、巩固阶段。由于对词和句子有了较明确的理解,有了分析和综合能力,逐渐达到“其言皆若出于吾口”,“其意皆若出于吾心”,这样就能流畅准确地进行朗读了。朗读 纯熟了自然就能流利地背诵。我国集传统读书法大成的朱熹提出“读书成诵”的要求,即要求读者读出音来,通过诵读记得烂熟,达到通篇背出的地步。
朗读多数用于文科学习中,因目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种类的朗读:
1、理解分析性阅读。要求分清句逗,流畅自然,琅琅上口,旨在熟悉作品内容。
2、欣赏性朗读。这是一种表情朗读,旨在再现作品的思想,感情和形象,要求进入境界,绘声绘色。
3、分角色朗读。这是一种集体朗读,便于互相检验阅读质量,提高阅读兴趣,要求借助于手势、表情和声调,刻画出人物的性格,接近话剧中的念台词。
此外,还有吟诵,这是读诗和古文常用的方法,从吟咏中玩味,反复加以咀嚼。
读书成诵的优点主要有:
1、对于必须精读的经典类著作,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在不断的诵读和背读中才能逐步体味出蕴含其中的文义。
2、对于一些基本著作,一旦需要用到书中内容时,可以不用查书或稍加查找便能得知。
3、在阅读其他有关书籍时,心中有一部完整的书作为参照,便于提出问题,随时深入思考。
4、语言修辞,能潜移默化,提高读者的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