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和训练孩子的想象力(简单高效训练想象力的科学方法)

有一位从事教学实践多年的中学教师说过这样一段话:“学习过程是学生不断想象的过程,它们既有低级的表象式的想象,也有高级的创造性的想象。想象使得枯燥的知识学习变得生动而富有感情;想象使得我们产生一个又一 个的问题,激发我们无穷的求知欲;想象使得我们的学习变成立体,我们可以把遥远的过去历历再现于眼前,也可以把目光探向激动人心的未来;想象使得我们掌握无数开启未知世界的钥匙。”的确,牛顿从落下的苹果想到万有引力,瓦特从跳动的壶盖产生蒸汽机的灵感,达尔文从荒岛上动物的生生息息进而大胆地推测人类的起源,马克思从人类短暂的文明史中看到灿烂辉煌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些无不和想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让想象插上翅膀对我们的学习来说是何等的重要!训练想象力的科学方法

培养良好的想象力,首先要强化想象的意识。

所谓想象的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中愿意和经常运用想象的欲望,它是挖掘想象潜能的重要的心理因素。有的人在学习过程中总是能联想翩翩,知识在他的头脑中像万花筒,能不断地变幻出丰富而新颖的图案。比如学习历史知识,你可以想象自己仿佛正置身于历史长河之中,抚今追昔,感慨万千。缺乏想象的学生,学习像是在啃一块又硬又干的馒头。同样读有关焚书坑儒、赤壁之战、戊戌变法等历史书籍,展现在他们眼前的除了白纸黑字外还是白纸黑字,一切形同嚼蜡。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要有好奇心和努力探索陌生世界的求知欲,以及试图掌握它、适应它的强烈愿望,这样,你的想象力就会如喷涌的泉水一样。

其次,要学会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并重。

在学习中,我们非常强调要有逻辑思维,思考问题要周密。我们必须依据已有的知识和事实,遵循一定的法则,按照严密的步骤进行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从已知到未知,把握事物的本质。这固然没错,但是光有它还不行,你还必须有非逻辑的思维。非逻辑思维包括直觉、灵感等。在学习的初期,可能需要大量的逻辑思维来帮助知识的掌握,但随着知识学习的不断深入,你就需要非逻辑的思维来帮助你拓展知识的界限。“大陆漂移说”的产生,就是非逻辑思维运作的结果。

再次,要做到模仿和创造相结合。

想象力的发展,模仿是它的第一步。无论是大书法家、 大文豪,还是大科学家,最初总是从模仿前人的作品、再造前人的工作开始的。模仿是一个再造想象的过程。到了一定的阶段,模仿就应该 上一个台阶,从简单的再造到创造,这样想象也就趋于完善。如果没有模仿,创造性的想象就没有坚实的基础;而只有模仿没有创造,那么想象就沦为“依样画葫芦”,甚至可能演变成“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可怕结果。

第四,要注意直接感知和直观描述相结合。

如问海上冰山是什么样的,有人把它描绘成“一座漂浮在海平面上的上尖下粗、圆锥形、由冰构成的雪白的小山”,但是据在南极考察的科学家们讲,海上冰山其实是平顶台状的,像一张光滑平坦的桌子漂浮于海上。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主要是构成想象的表象产生误差的缘故。 我们很多时候不可能对所有的事物都进行直接感知,而往往要依靠直观的描述加上过去直接感知所产生的经验。如果我们旧的直接感知所产生的表象有问题,或者直观描述并不能产生一个正确的表象的话,那么我们的想象就可能产生偏差,甚至闹出张冠李戴的笑话。

第五,要把广泛阅读和认真钻研统一起来。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人只有尽可能地博览群书,使自己具有广博的知识经验,才能为想象打下坚实的基础。丰富的想象与渊博的知识成正比例的关系,即知识愈渊博,想象愈丰富,反之亦然。比如,有研究表明,阅读好的文艺作品是培养想象力的最有效的手段。因为一方面,文艺作品可以给人们提供丰富的想象,特别是典型形象;另一方面,在阅读文艺作品的过程中,又要求人们必须展开想象的翅膀。但是,在广泛获取知识的时候,应避免走马看花式的涉猎、浮光掠影式的浏览,这对于培养想象力是无济于事的。因此,我们必须把广泛的阅读和认真的钻研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会在头脑中“看到”和“听到”知识所描绘的一切,犹如身临其境,从而有效地锻炼想象力。

6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邮箱,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