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哪些(科学思维方法的种类和特点)

在13世纪,北威尔士的王子养着一条凶猛而又忠实的狗。有一天,王子外出打猎,那条狗留在家里。傍晚时分,王子打猎归来,一走进房间,就发现地毯上血迹斑斑,狗的嘴边也流淌着鲜血。更让他吃惊的是,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不见了。王子大怒,认定这一切是那条狗所做的, 于是就一剑结果了狗的性命。刚杀完狗,王子突然发现地毯下有东西在蠕动,他掀开一看,一 下子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原来在王子外出的时候,有一条恶狼冲到了房里。狗为了保护婴儿,把他藏到了地毯下,并且与狼展开殊死的搏斗, 最终咬伤狼,把它赶了出去。王子这时后悔不及,他马上叫人用最隆重的仪式厚葬了这条义犬。这个故事给我们的一个启示是: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否则就可能产生错误。

目前被大家公认的思维方法主要有五对:科学思维方法

第一,分析法和综合法。

分析法就是把事物的各个方面(属性、特点、部分)分解开来一一加以考察的思维方法。例如,在学习化学时,我 们掌握一种化学物质的知识,总是通过分析它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来完成的。分析法就好比你要了解一辆自行车的构造,就必须把它分解开来,一一加以琢磨才能达到。综合法正好与分析法相反,它是把事物的各个方面(属性、 特点、部分)联合起来成为整体加以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比如,你要准确把握某篇文章中的一个人物,必须把作者关于这一人物的各种描述综合起来加以分析研究才能成功。

分析法和综合法,是相辅相成的两种方法。我们在了解一事物的时候,总是要把分析法与综合法结合起来运用,或先分析后综合,或先综合后分析。比如,无论在做数学题、物理题还是化学题时,我们可以从分析基本的各种条件开始,然后再对它们进行归类和综合;当然,也可以先综合地把握题意,然后分析其已知条件、未知条件以及要求出的结果。

第二,抽象法和概括法。

抽象法就是在头脑里把我们所关心的事物的主要和典型的特征及属性抽出来加以考察。比如,在考察鸟时,只关心它的羽毛;考察果实时,只考虑它的种子等。它不同于分析法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分析法要求对事物的各个方面都加以思考,而抽象法则只要求抓重点。比如,你在考察股市涨跌的时候,可以思考许多种相关的因素,但也可以只关心它的成交量。概括法是对一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特性加以全面考虑,得出这一类事物的共同的特性。概括法乍一看有点像综合法,其实它们是有很大区别的。虽然它们都是把事物的各种属性合在一起思考,但是概括法是侧重于一类事物,而综合法则局限于某一种事物。

第三,比较法和归类法。

任何相同的事物都有其不相同的方面,不相同的事物也有其相同的一面。正是这些“同中有异”和“异中有同”的情况,才使得我们能有效地把握事物的本质。要做到这点,你就要学会应用比较法来思考问题。比较法就是把各种事物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思维方法。通过比较法我们可以巩固旧知识,也可以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去获得新知识。但是在运用比较法时,我们应避免从两个有明显差异的物体中找出不同点或从两个很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共同点。比如,让你说出胖子和瘦子有什么差别、中国人和美国人在外貌上有何不同、一座寺院与一座教堂有哪些相似之处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更多的应使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比较法。

学过生物学的学生都应该知道世界上的生物是按门、纲、目、科、属、种这一系列类别进行归属的;我们学习语言时,会把这个词归入动词、那个词划入名词等各种词类之中;在做数学题时,会先把题目往某一类型上归,然后就容易演算了;在分析一篇课文时,如果了解了它是哪一种文体的话,分析起来就会有的放矢。以上都是应用归类法。在学习中运用归类法是十分必要的。美国有一位心理学家曾提出归类能有效促进学习的几个方面:1.归类能使我们在对待相同事物时,不必一个一个地去处理,从而简化了环境的复杂性;2.归类还能简化我们的学习程序,对于同一类知识的学习,不必都从头开始学起,这样我们的学习时间就被大大地节省了;3.归类能帮助我们理出知识的层次和相互间的关系。

第四,系统化法和具体化法。

系统化法就是把各种有关的材料归入一定的顺序、纳入一定的体系的一种思维方法。它看上去像归类法,其实它比归类法更从系统和全面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因为我们学习的知识并非孤立、互不相关,而是相互联系着的。比如,数学中的加法和乘法、减法和除法、对数和指数等都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彼此间有内在的一致性,可以相互转化。实际上,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是成体系的,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织起来的一个整体。因此,系统化法能帮助我们从整体的角度来把握知识。那么如何运用系统化法呢?一是要并小为大。把一个时期里所学的各种东西,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把它们联结起来,使它们趋于系统化。这样不仅加深理解了这些知识,而且还有助于巩固记忆。二是要化大为小。如把一篇材料、一本书,采用诸如编提纲、列表格、写提要、绘图表、概述中心思想、撰写读书心得等等,这样就把烦琐的知识简化、把凌乱的内容提纲挈领了,从而更便于掌握它们。 这种方法在复习中相当有用。

具体化法是指把一般的东西特殊化、抽象原理具体化的一种思维方法。通过这种方法, 可以使一般的、抽象的知识同感性的经验联系起来,使它们接近于比较直观的东西,接近于比较熟悉的东西,从而加深对一般东西和抽象原理的理解。比如,你在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动手安装照明电路,这样,抽象的电学原理就和具体的实际生活发生了关联,通过这种思维方法,抽象的知识就容易掌握了。

第五,归纳法和演绎法。

什么是归纳法?首先,我们来看一段文字:苹果中有种子,西瓜中有种子,南瓜中有种子,葡萄中有种子,没有不含种子的果实。因此,果实中都有种子。这一段话,其实就是一个运用归纳法的过程。归纳法就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即根据对大量的特殊事例的分析,而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在日常的学习中,归纳法是一种经常运用的方法。要掌握某些科学的定理、公式、法则、规律, 就需要在大量事例和具体问题的基础上经过分析而归纳得来。

演绎法刚好与归纳法相反。它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法,即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认识那些尚不知晓的事物。比如,凡是果实都含有种子,李子是果实,因此李子也含有种子。这就是一个典型运用演绎法的过程。在学习几何时,我们经常用到这种思维方式。比如,证明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等。

7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邮箱,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