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有哪些(孩子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

当我们讨厌学习的时候,学习是一种很苦、很累的事;当我们发现学习的乐趣并以学习为乐的时候,学习又是一件很快乐、很轻松的事。 有个学生曾说:“我对数学,可以讲是在‘痴学'。”他真的是学习过头,有点儿傻吗?当然不是。痴学来自渴学,痴中有乐,乐在痴中。因此,要搞好学习,首先要喜欢学习,找到学习中可以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常听到这样一句话: “你为谁读书?”问得似乎有点可笑,但确实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是为了父母而读书,把读书当成件苦差事。其实,任何人都明白:当今社会从求职谋生到报效祖国,哪一样不要知识,不要本领?中学阶段的黄金岁月,是读书的好时光,因此,不妨试着培养学习兴趣,让自己“痴”于学 习,也就不愁搞不好学习了。

不少学生说,我也知道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可我就是对所学的课程提不起兴趣来,那该怎么办?孩子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

让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对学习不感兴趣可能存在的原因:

1、自身的一些因素会影响学习兴趣。

一些学生学习方法不当,花的时间不少,但学习效率不高,找不到学习的乐趣;有的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情愿绕道而行,也不愿向老师、同学请教,致使问题越积越多,学习兴趣必然下降; 还有的学生可能受青春期特有的心理的影响,产生了对异性朦胧的向往和爱慕之情,不能自拔,整日恍惚,无心学习。

小丽本是班内极优秀的一个学生,她酷爱学习,每次总是课前认真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她的天赋加上她的努力,使她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读书对她来说是件快乐的事。可是,自从她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认识王强后,一切都变了。每天她想着的只是和王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学习被抛在脑后。就这样,她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2、学校和社会的一些因素也会对学习兴趣产生影响。

比如,有很多教师上课方式仍然是“一言堂”。教师只满足于学生们无异议地全盘吸收,不重视启发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也不重视学生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只会让学生们墨守成规、循规蹈矩,而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和学生缺乏沟通,一味地实行强制性学习,只会让学生反感,学习兴趣越来越低。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又比如,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当子女在学习上有所长进时,他们会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而不给予鼓励,而当子女在学业上停滞不前时,却又不详加分析,只是一味地批评指责,使子女产生反感情绪,逃避学习。除此之外,社会上读书无用论、无知也能挣大钱等不正确思想,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摇他们的学习信心。

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是否与上述两点相同呢?如果是的话,就找到了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和症结,这样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8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邮箱,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