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性格怎么培养(培养与完善性格的4个方法)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有钱的富翁去吃晚饭,看到满桌子的美味佳肴,很不愉快地说:“又是这些。”与此同时,一个乞丐意外地捡到了两块面包,高兴极了:“今天可以有一顿美妙的晚餐了。”如此看来,幸福和快乐并不在于你拥有什么,而在于怎么样去体验。这种体验取决于你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性格特征。有坚强、自信、宽容、谦虚性格的人,比起怯懦、自卑、自私、自大性格的人,其成功的机会要多得多。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已讲过,性格的养成主要是后天的结果。在家庭、学校的影响下,在我们自身的认识及努力下,性格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是可以加以培养的。
性格的培养并不困难,只要从现在开始、从身边开始、从每一件小事开始,是可以逐渐形成的。比如,我们觉得英语成绩提不高的关键原因在于自己没有毅力去背枯燥的单词,从而导致词汇量极少。那么,从现在开始就给自己订一个计划,每天背一定量的单词,多少按照实际情况而定,一开始不要把目标制订得太高。关键是要坚持下去,哪怕每天只背5个单词,也将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而且我们的毅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中学时代,是我们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想学习好,光靠死记硬背是不够的,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功不可没。想想科学巨人爱因斯坦和牛顿、大文豪鲁迅、名画家齐白石、数学家华罗庚和陈景润,他们哪一个不是拥有高超的创造性才能和杰出的个性品质。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爆炸,信息流通快,各行各业都向国际化方向发展,我们作为未来社会发展、建设的人才,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更是必要的。这一方面要靠老师的引导,更为重要的是靠我们自我的培养。一般来讲,只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1、听人说话、观察事物、行动时专心致志。
一个善于观察的人往往会在同一问题上比别人理解得更透彻,那是因为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事物之中。在学习上,我们只有上课认真听老师分析和解答,并掌握了基本的定律,才可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散性思维,寻求解题的新思路。
2、说话、作文时多使用类比的方法。
所谓有创造力也就是要有想象力,一个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的人怎么可能有所创造?在平时多展开我们想象的翅膀,会有利于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3、多尝试,不气馁。
爱迪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的创造力来自于哪里呢?有一个年轻的记者问爱迪生:“爱迪生先生,你对现在的发明曾失败过1万次有何感想?”爱迪生回答说:“年轻人,我并没有过失败1万次,只是发现 1万种行不通的方法。”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时,共做过14000次的实验,他发现许多方法行不通,但还是继续做下去,直到成功为止。这就告诉我们创造力是和坚持不懈相联系的,碰到困难就放弃,创造力又从何谈起呢?
4、经常思考事物的新答案、新结果;尽量从多方面探索解决问题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