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是一种力量,一种不气馁的精神

这里要说的“意志”是指一个人有目的、坚定地去支配自己行为的心理过程。意志就是一种力量,一种不屈不挠的决断力,一种雷厉风行地坚决完成工作的约束力,一种不因遇到障碍和困难而气馁的精神。

在谈到孩子的意志力的培养时,要讲维托里奥·阿尔费里的例子。这位意大利文学家靠他满腔的热忱,着手学习拉丁语,在当时就成为轰动世界的名人,最终成为最有成就的诗人。他晚年自学时,用极大的毅力克服了基础阶段的单调乏味。这种毅力正是意志力的体现。而关于他的意志力,关于他的转变,正体现在他的名言之中: “我坚持,不断地坚持,全力以赴地坚持。 ”

维托里奥·阿尔费里曾经深爱一个任性的社交界贵妇人,但对方只将他视为玩物。突然有一天,他感觉自己不能再继续做感情的奴隶,觉得自己应该成为一个伟大人物,迫切地想提高自己,但是那位贵妇人的诱惑力总是战胜他的意志力。她一封洋溢着香气的短柬就可以把他拉回戏院的包厢里,和她醉生梦死一个晚上。这样的生活让阿尔费里万分痛苦和自责,他决定在他们之间设立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他剪掉了代表高贵出身的装饰发辫,并且用绳子把自己捆在椅子上,用这样的方法迫使自己待在家里看书。最初的一些日子,对那位夫人的思念让他无比痛苦。但他为自己设置了障碍,身体无法动弹,头上又没有了发辫,只好静静地待在屋里。正是因为“坚持,不断地坚持,全力以赴地坚持”,他最终克服了枯燥与不安,将自己从毁灭堕落的深渊中拯救出来,成为一个名垂千古的伟大人物。意志是一种力量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难以有坚强的意志,甚至他们根本没有自己的主见。孩子往往容易被外在的因素所吸引和诱惑,所以训练孩子的意志,虽艰巨却又重要。维托里奥·阿尔费里之所以取得了成功,正在于他坚强的意志力,但对孩子来说,是不可能做到他那种程度的。因此,对孩子来讲,健全的个性,是坚强意志的基石,是让人在困苦中品出快乐,在失利时取得成功,在平凡里创造辉煌的秘诀。

如果你的孩子总是说“别人说”,那么只能说明他意志薄弱。这表明他一直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而“我说”才能有利于促进他们意志力的提高,表明他们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我们可以看到,那些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之所以能够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主要在于他们的创造性,因为他们大多敢于否定前人的、甚至是权威性结论,这其实就是追求个性、勇于支配自己行为的体现。牛顿力学自从提出后,一段时间里是无人怀疑的,但爱因斯坦却敢于向它挑战, 结果创立了相对论。

对于孩子,无论是幼儿还是青少年,常常有这样的观念: “大人讲的就是对的” “书本上讲的就是对的”,这种想法极大地束缚了他们个性的发展。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当鼓励孩子用审视的眼 光来看待一切,大胆地怀疑,甚至当发现前人有什么谬误时,也要敢于向权威挑战。父母不应该给孩子制订计划,更不应该要求孩子刻板地按照计划长时间做单调而整齐划一的活动,更不能剥夺孩子的自主权利,否则就会束缚孩子的手脚,致使孩子成为一个意志薄弱的人。一个无法支配自己行动的人,就是意志薄弱的人。

意志平时就体现在人们的行动之中,有些时候,意志表现为一种动机,即人们无论采取怎样的行动,都是有其或隐或显的目的的,都在被某个动机左右着。另外,意志也可以对某些行为加以控制,比如前面提到的维托里奥·阿尔费里的故事。再如意志可以抑制我们因愤怒而产生的冲动,阻止我们因个人的欲望而去抢夺别人的东西等。 意志可以对行为加以引导,假如不付诸行动,就不会有意志的表现形式。所以,我们要教育孩子的是:一旦你决定了某件事,你应该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如果没有任何行动,只是在心里做出所谓的“决定”,你就没有完成意志的活动,而只是处于想象之中。事实上,意志有多少生命力,行动就有多强的力量,所有的行动都是冲动和抑制两种力量均衡的结果。这两种力量的均衡,就是意志力的体现。

3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邮箱,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