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挖苦

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是每个父母的心愿。但是当孩子无法满足父母的心愿时,许多父母便会感到悲观失望、心灰意懒,并在不经意间对孩子的未来加以否定。比如,有的父母看到孩子不认真读书或是不听自己话时,就气急败坏地说出一些令人泄气的话:“你这辈子完蛋了!”“你将来还会有什么出息呢?”“你还想考上北大,做梦吧!”

确实,说出这些话让父母很解气,但却对孩子造成了致命的伤害,因为它很可能磨蚀孩子对未来的憧憬和期盼,而当孩子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是一个没有前途的人时,他怎么会好好读书呢?

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未成年人犯罪是因为长期生活在父母的蔑视中,对未来的信心受到了打击,产生了挫折感,于是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从而走向堕落,变得自暴自弃起来。不论孩子的年纪如何,父母对他的评价都是孩子最在乎的,父母对孩子前途的否定,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打击。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对父母的话更加在意。

李藏是一个初三的学生,父母都对她说:“你好好读书就行了,不要为其他的事情担心。”但是他们不知道,李薇的成绩并不理想,每当考试失败的时候,地总是悄悄落泪,但是又不敢告诉父母。

初三上学期的期中考试结束了,李薇的成绩十分不理想,她的心理负担很重,害怕父母的批评和责骂,害怕亲戚朋友的笑话。但是可怕的事情终于来了,放学回家后妈妈问李薇:“期中考试的成绩怎么样?”李薇吞吞吐吐了半天,不敢把成绩告诉妈妈。这时爸爸走了过来,严厉地问李薇:“考得怎么样啊?不会说话吗?”李薇只好如实相告。

果然不出李薇的预料,爸爸妈妈得知了地的成绩非常生气。他们说:“我们给你好吃的好喝的,不让你做任何事情,你竟然考这么一点点,看来你这辈子完了,读完初中就去打工算了,考什么大学啊!”

面对父母的责骂,李默默地流着眼泪。说实话,李薇也付出了,每天她都在认真地学,可是,爸爸妈妈从来没有体会到她的感受,进步了不给予鼓励,退步了又非常不满,李薇的心一次又一次地被父母伤害。

面对责写,她不敢争什么,她害怕伤害了父母。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他们心里会很难受,他们希望父母给自己安慰和鼓励,而不是批评和指责,特别是否认孩子的未来,把孩子看得一无是处更是错误的。

许多父母对孩子有这样一种心理,那就是“恨铁不成钢,急死亲爹娘”。他们为孩子投人了许多金钱和心血,孩子的成绩却远离他们的期望,这确实是一件让人沮丧的事情。但是那也不必急着否定孩子的未来,因为一个人的前途和未来是难以预料的。如今的许多企业家,在童年的时候或是无法接受良好教育的农家子弟,或是调皮捣蛋的“坏孩子”。

一个人能否有美好的未来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有的孩子不会读书,但是擅长经营;有的孩子不会写作,但是擅长与人打交道。所以,父母不能轻率地否定孩子的未来,不管孩子目前多么平淡无奇,只要给孩子鼓励和认可,让孩子对未来抱着“前途大有可为”的信念,就会激起无穷的力量。

爱迪生、安徒生以及爱因斯坦等,在孩童时期并不是父母眼中的聪明孩子,但是他们在父母的鼓励下,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了非凡的成就。所以,请父母不要把孩子看扁了,不要把话说绝了。

心理学家在调查中发现,带有“傻瓜”、“没用的东西”,“废物”,“你这辈子完蛋了”等字眼的话语是最让孩子们感到恐惧和自卑的话。孩子之所以害怕父母或老师说出这样的话,是因为他们的心理、意志是脆弱的,他们也希望得到肯定和支持,孩子在精神上阳光与否,取决于父母的话够不够积极。粗暴的呵斥只会让孩子觉得颜面扫地,无地自容。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年幼时成长起来的,有谁没在小时候出现过错误和问题呢?聪明的父母绝对不会否定孩子的未来,而是用指导的话语引导他们渡过难关,聪明的教育方式就是不挖苦自己的孩子。请抛弃一些负面的评论吧,向自己的孩子倾注更多的关爱。这样,孩子才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5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邮箱,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