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的赞美让孩子备受鼓舞
父母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努力,而不是采取一种挑剔的态度。可惜的是,很多父母都由于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心切,对孩子抱有极高的期望。不要只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缺点上,对孩子的要求和期望过高,孩子的努力就会常常被父母忽略。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妈妈走进琼琼房间的时候,发现7岁的女儿已经起床,并且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床单铺得平整,枕头也摆得恰到好处。妈妈很高兴。
妈妈:“我正准备来帮你叠被子。”
女儿:“妈妈你看,我都叠好了。”
妈妈:“噢,被子果然叠得很整齐,枕头也摆得很好看。”
女儿:“都是我自己做的。”
妈妈:“你做得很好,妈妈很高兴。”
妈妈的话使琼琼感到高兴。孩子往往会出于模仿,或者一时心血来潮,自己突然学着干一些从没干过的事情,但是,与大人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心理动机不同,通常情况下,因为理智支配我们,我们在做很多事情的过程中认识到了其重要性,更多情况下是出于责任感做这些事情。孩子却和我们这些成年人不一样,孩子做事的动机大多是出于别人对他的赞美,尤其希望得到家长的认可。把家长的赞美形容成及时雨一点也不为过,孩子的心灵因为这雨水而被滋润,久面久之就长成了参天大树。
小波是个生性腼腆的小男孩,平时在家里的时候有说有笑,活泼可爱。可一离开了家,不管是见到谁,他都不好意思说话。家长也摸不透这孩子到底怎么回事,担心这样长大以后由于不善言谈会在社会上吃亏,也会妨碍他的发展。但是,家长担心归担心,一时也想不出好办法。
有一天,小波跟妈妈上街购物的时候,在路上碰到了妈妈的同事陈阿姨。分手的时候,小波破天荒地跟在妈妈后面说了一声:“阿姨再见。”妈妈把小波送回家,就上班去了。
下班回来之后,妈妈赞美了小波。
妈妈:“小波,陈阿姨今天很高兴。”
小波:“地为什么很高兴呢?”
妈妈:“因为你和她打招呼了。我上班的时候,她在办公室夺了你好几次,还跟别的阿姨说你是个挺懂事的孩子。”
小波听了妈妈的赞美也高兴地笑了。从那以后,小波一改以前与人见面时的腼腆,大大方方地打招呼了。哪怕是在人多的场合,也逐渐敢于同别人交谈了。家长觉得小波变得开朗多了,当初的担忧也烟消云散。
正确地赞美对孩子健康地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家长平时要留心孩子的一举一动,了解他们的需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当孩子做了一件值得赞美的事情的时候,要及时抓住赞美的时机。孩子的心理健康因为家长的赞美面顺利发展,让孩子知道他们的言行是正确、健康的,这样的行为值得鼓励,值得坚持下去,他们的坚持也会继续得到家长的鼓励和赞美。
老师给孩子们布置了很简单的作业,要求他们做完之后交由父母检查。有个孩子做对了9道,有1道题做错了。聪明的父母会赞美自己的孩子:“宝宝真聪明,10道题做对了9道,仅仅错了1道题,以后继续努力哦!”孩子听父母这么一说心里更加有了动力,慢慢就改掉了粗心的毛病。
愚蠢的父母则是非常生气地对孩子说:“怎么错了1道题呀?你怎么这么笨呀,这么简单的题都算错了,以后怎么办?”孩子低着头听着父母的训斥,虽然不一定敢反驳,但心里肯定很不高兴。事实上,孩子做对了9道题,他已经付出了努力。如果因为仅仅错了1道题,就否定孩子的努力,这是非常不公平的。
父母一定要看到孩子在做事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千万别总是盯着那一小点“瑕疵”.孩子因为父母的赏识和赞美从面获得更多的动力和积极性,父母在此基础上对孩子加以引导,孩子才能慢慢改进,并且获得继续前进的勇气和动力。
如果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某些方面获得了成功,不管这成功有多么小,父母都要及时赞美孩子,让孩子把成功与至高的快乐联系在一起。孩子每一次的成功都离不开父母的鼓励,父母的鼓励更能让孩子发现人生的乐趣。久而久之,孩子品尝到胜利的果实越多,越能激发孩子对更多胜利的渴望,孩子也因此变得更加专注,进而产生更多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