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都需有一双慧眼
孩子们常常会将在生活中的“新发现”告诉父母。这些所谓的“新发现”在成人眼里不值一提,然而它们对孩子来说是弥足珍贵的,这不仅表明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面且表示他们在观察和思考。因此,我们应该赏识孩子的新奇发现,并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分享发现新奇事物的快乐。
千万不要嘲笑孩子幼稚的“新发现”,也不要将孩子的发现当成可笑的游戏而忽略,而应该鼓励孩子,引导孩子发现更多的新事物。比如父母可以经常问问孩子:“今天有什么新发现吗?”诸如此类的引导性问题,可以提醒孩子进一步观察和思考。
丁叮上幼儿园了,妈妈每天都会去接他放学。在回家的路上,妈妈会问孩子:“丁叮,今天幼儿园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
而这时,丁叮就会把今天在幼儿园发生的某件事情讲给妈妈听。妈妈听丁叮讲完后会再问:“丁叮啊,你对这件事怎么看?从中有什么收获和发现吗?”于是,丁叮又把自己对事情的意见和想法说给妈妈听,而且经常会有一些新的发现。
丁叮说完,妈妈总是会夸奖他说:“丁叮真不错,观察得真仔细!”或是告诉丁叮:“这个发现很好!”在妈妈不断的引导和赏识下,丁叮逐渐养成了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孩子一些不经意的发现,大人们会认为有悖于成人的思维,与此同时不加以提醒,孩子很快就会忘记。因为孩子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新奇的事物,新事物的出现会将旧的“新发现”取而代之。所以,父母有必要对孩子常常提醒和提问,让孩子回忆事物的进程并探索其中,这样的教育对开发孩子的思维很有利。
“书看完了,有没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呀?”这句话可以很好地激励孩子的探索精神。当你给孩子买回来积木之后,孩子可能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堆积奇形怪状的东西,而不是玩具制造商所设计的标准玩法。而当孩子让你欣赏他的“杰作”时,你应该表示认可和称赞:“哇,这种新鲜的玩法很不错,再努力玩出新花样吧!”孩子听了你的称赞,一定会努力尝试新的玩法。
通过恰当的问题引导孩子去发现新的奥秘,鼓励孩子得到最后的结论,这样孩子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的新知识,思维能力也因此得到开拓,培养他们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有一天,程杰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德国的数学家高斯的故事。当他看到高斯8岁的时候就发现了著名的数学定理时,不禁觉得很震惊。刚刚8岁的儿子恰好在这时走了过来。于是他赶紧对孩子说:“你能帮爸爸一个忙吗?”“什么?”儿子歪着脑袋问。“1到100这100个数相加等于多少?你算算看。”
儿子随即拿起纸和笔就算了起来,嘴里还念叨着:“这么多,算起来太麻烦了。”过了很久,孩子终于完成了那道题目,他舒了口气:“我的天啊,算了半天才得出结果,5050!”
“嗯,不错,答案很正确,但是时间太长了一点。你想不想知道一个更快的算法?”程杰问儿子。儿子兴奋地凑过去:“当然想啊!什么办法啊?”
“那你过来看看这样的算法有什么不同之处?”程杰于是在纸上写:l+100,2+99,3+98……孩子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那张纸上。不一会儿,孩子若有所悟地爸爸说:“我发现,从1加到100有50个101。”
“是啊,儿子,你看这样是不是简单多了!”程杰对儿子说。
“嗯!的确是一个好办法啊!“儿子使劲地点头程杰鼓励着孩子,并说道:“其实这是一个和你同龄的外国小孩发现的,他叫高斯。你能发现说明你也很棒,只要坚持下去,爸爸认为会有更多的发现等着你!”孩子坚定地告诉爸爸:“我一定要向他学习!”
孩子大脑发育最好的时间段是幼儿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有着极为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能力,作为父母,应当做个有心人,善于观察孩子,及时看到孩子的新发现,和孩子一起分享快乐,并给孩子赞赏和鼓励,让孩子学会留心生活、观察生活。
赏识孩子的新奇发现,就要求父母多关注孩子。假如小孩看完一本连环画后就将这本书随手丢在一边,父母对此也不闻不问,孩子还能有什么发现呢?假如父母问问孩子:“看完这本连环画有什么想法和发现呢?”孩子或许就会将自己的“高见”娓娓道来。长此以往,孩子会培养一种留心观察事物和独立思考的好习惯,遇到疑问,他们会自己思考答案。孩子的观察力和探索能力也因此得到培养。
每个孩子都有一双慧眼,而父母更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和欣赏孩子的慧眼,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和激励孩子,让他们在观察和探索事物的过程中,享受到求知的快乐,他们就会给我们一些令人惊喜的发现。
父母要学习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就是告诉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可取之处,都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同样,孩子身上也有值得父母学习的地方。父母应该摘下有色眼镜,平等地看待孩子,从孩子身上发现值得学习的地方。当父母发现孩子有好的表现时,可以告诉孩子:“孩子你很棒,你这样的行为值得爸爸妈妈学习!”
然而,很多父母认为孩子那么小,什么都不懂,不能从孩子身上学到东西,这是一种不屑于向孩子学习的心理。其实,只要父母留心观察孩子,就能发现孩子身上有很多值得父母学习的东西。
张岳华和刘振兴是好朋友,一天他们同其他两个朋友约好去棋牌室打麻将。路过公交车站时,张岳华突然看见刘振兴的儿子背着书包在等车,手里还捧着一本英语书,嘴里不停地念着什么。张岳华走到他跟前,他竞浑然不知……
刹那间,张岳华明白了自己在“榜样教育”上的缺陷。他打电话将刘振兴单独叫出来,对他说:“我发现了自己榜样教育的缺陷了。你看啊,我们这些大人,经常想着自己的优点和孩子的缺点,却忽略了自己的缺点和孩子的优点。我们去棋牌室打牌,可孩子却抓住等车的时间不放背诵英语;我们在办公室常常左手拿着一张报纸,右手拿着一杯水,而孩子在课堂上实实在在地学习着……想到这里,到底谁应该是榜样人物呢?”
说完这些,张岳华掏出刚才用手机拍下的孩子背英语的动人一幕,刘振兴幡然醒悟,他懊悔地猛拍自己的脑袋。“我要向儿子学习,这话我一定要对他说!”说到这里,刘振兴竟然振臂高呼。晚上,张岳华接到刘振兴的电话:“效果太好了,太好了,当我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时,我和儿子差点都流出了眼泪……”
“我应该向你学习,孩子!”当你坦诚地对孩子说出这句话时,孩子一定会受到极大的感染,他也会在内心想“我也应该向父母学习”。这就是现代家庭需要的“朋友式的交流”。当你因为犯错伤害了孩子时,向孩子低头认错,对孩子说声对不起,丝毫不会影响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相反,你会受到孩子的加倍崇敬:当你发现孩子的优点和可贵之处时,向孩子表示出你要向他学习的愿望,不但是对孩子的最好认可,也是获得孩子好感的有效途径。
看看我们生活中的一幕幕情景,我们就能发现孩子的可贵之处,孩子的做法足以让成人汗颜。比如,孩子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而身旁的父母却斥责孩子这是思蠢的行为;比如,孩子会和年长的长辈分享一些食品,而父母们不见得能做到这样。这些就是大人应该向孩子学习的地方。孩子的世界就是一个很简单的世界,他们能够诠释人类的本真,待人接物方面表现得尤为真诚。大人要向孩子学习,学习孩子的这些真纯,这些看似幼稚的东西。
儿子上学前班了,昨天武进送儿子去报到。中午他在学校门口接儿子时,发现校门口一片混乱。由于学校就在路边,接孩子的父母们把校门口堵得死死的,还影响了道路交通。旁边的门卫和路上的交警不断向人群说,接孩子的父母请到黄线以外来,可是大家根本没有反应。武进也在人群中焦急地等着,毕竟儿子第一天上学,毕竟儿子才6岁。他本能地向前挤,终于接到了儿子,然后他又用力地挤出人群。
下午放学时,儿子郑重其事地对武进说:“这是学校发给父母的,您看看。”说着递给武进一封信,上面是学校发的关于父母接送学生秩序的说明,武进看完之后,儿子又说:“爸爸,您要遵守规则,以后要到黄线以外来接我,这是老师说的。”
次日清晨,武进送儿子上学的时候又跨过了黄线。儿子坚决制止了,说:“爸爸,这就是黄线。”然后儿子把武进推到黄线外,向他道声“再见”。
晚上,武进对儿子说:“儿子,爸爸向你保证,我再也不会跨过黄线半步。”儿子笑了,笑得非常开心。
有时候,孩子的行为让我们不得不感到惭愧,我们经常教育孩子应该怎么做,却不知道他们正在教育我们一些什么,教会我们什么是真爱,什么是规则和秩序,黄线、红灯、警察的真正作用是什么。
所以,父母们,当你们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时,鼓起勇气对孩子说句“我应该向你学习”吧,这句话是对孩子行为的最好肯定,对他来说这是一种莫大的鼓舞。想想看,孩子会因为父母向自己学习的行为而感到开心,因为他从这句话中看到了自己的意义和价值。
特别是对待自卑的孩子,在他找不到自己的长处的时候,父母的一句“我应该向你学习”足以使他突然醒悟,“哦,原来别人也会向我学习,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这样可以让他找回自信。
你向孩子学习什么?你应该把理由告诉孩子。当然,向孩子学习绝对不能是空头支票,而应该落实在行动中,如果只说不做,就意味着欺骗孩子,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很虚伪。这可是一个可怕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