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的爱心要表示绝对的欣赏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需求也日益高涨着。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是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根本。因此,对孩子的爱心教育是家庭教育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部分,这样的教育可以激发和培养孩子们的积极的社会情感,这样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能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成为家长的首要任务,孩子一旦表现出爱心行为时,家长就要及时表扬,孩子会因为受到表扬继续将这种爱心行为坚持下去。
恩格斯从小就富有同情心,特别关心那些穷困的同龄人。
有一段时间,小恩格斯在每天该吃早点上学的时候,忽然对早点“厌烦”起来。他坐在餐桌前,面对早点没有一点想吃的意思,而是看了看,把它包起来。然后趁人不备,塞进自己的书包,起身朝学校跑去。
等到放学后,小思格斯一进家门就喊:“妈妈,我饿,有吃的吗?”母亲马上将午饭端出来给儿子吃。谁知,儿子吃了自己的一份,还想吃另一份。母亲问:“你早上不是吃过早点了吗?”“是啊,妈妈。”小恩格斯回答。“那你为什么还这么饿呢?”“我也不知道。”小恩格斯漫不经心地说。
开始,母亲并没有在意。可以后的几天里,小恩格斯每天中午都喊饿,还要吃两份饭,这引起了母亲的担心。她想:孩子突然贪吃起来,是不是患了什么寄生虫病?便把儿子带到了医院,可医生一检查,身体正常。母亲还是不放心,强迫孩子停学几天,在家里休息。
“妈妈,我会耽误课程的。”小恩格斯不情愿地说。
“你放心吧,我请人给你补课就是了。”
小恩格斯拗不过母亲,便提出了一个条件:“妈妈,让我的同学克林斯曼来给我补课好吗?他的成绩棒极了。”
“好吧,就让克林斯曼来补课。”
克林斯曼在放学时间准时来小恩格斯家为其补课。但每次补课结束后,小恩格斯都向克林斯曼用眼神示意,然后悄悄给他一些东西。
终于,最后一次,这一举动被母亲发现了。母亲收起了纸包,打开一看,是面包和点心。母亲用不解的目光紧盯着儿子,小恩格斯不好意思地说:“妈妈,对不起。这是我送给约尼尔吃的。”
“约尼尔是谁?为什么要送这个?”母亲严厉地问。“约尼尔是我的同学。最近,她的爸爸失业了,全家没有了收入,吃不上饭。几天前,约尼尔上课时突然晕例了,是饿晕的。”小恩格斯眼里溢出了眼泪。
“哦,是这样,”母亲的脸色变得温和起来,“约尼尔太不幸了。孩子,你有同情心,懂得帮助别人,这很好。可是,你为什么要瞒着妈妈呢?你为了同学,自己却饿着肚子,这也是不应该的呀。”
“妈妈,我害怕你知道了会责怪我。”小恩格斯说。
“怎么会呢?你做得对,妈妈不会责怪你的。”
第二天,母亲便让小恩格斯去上学,还为他多准备了一份早点,让他带到学校去。小恩格斯高兴地扑在母亲怀里。
对于孩子的个性发展面言,爱心培养应居首位。孩子往往会表现出比大人更具有爱心的行为。当孩子表现出这些爱心行为时,父母应该及时给予赞美和鼓励,而不是因为孩子做出的举动违背了大人的意愿面对孩子的爱心行为进行打击。如果这样的话,就会让孩子误认为他们这样的爱心行为是错误的,慢慢就会变得冷漠、自私,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当今社会,大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这些孩子视别人对自己的爱是理所应当的。而当别人需要被关心时,他们往往表现出自私自利的一面。这样的孩子在长大进人社会以后会表现出极度的狭隘和怯懦,唯恐别人侵害自己的利益。由于内心缺乏情感体验,他们对于面临的现实往往会表现得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由此可见,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我们迫切地需要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爱心观。那么,要从哪里人手呢?首先,应该从对孩子的爱心行为赞赏开始,通过对孩子爱心行为的鼓励和赞赏,孩子就会认为要一直将这样富有爱心的行为坚持下去,这样,孩子将来走人社会,家长们就不会担心孩子和他人和谐相处的问题了。
有一个周末,妈妈带着苗苗去公园玩。苗苗在草丛中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鸟,小鸟的翅膀已经被血染红了,飞不起来,只能在原地扑腾着。苗苗把小鸟捧在了手中,说:“妈妈,它太可怜了,咱们把它带回家包扎一下好吗?”妈妈笑了,看着苗苗,说:“你看它身上的血,多脏啊,快放下吧,别管它了。”苗苗手捧着小鸟站了起来,眼泪汪注地看着妈妈,说:“妈妈,咱们帮帮它吧,要不然它会死的。它妈妈知道它死了得多难过啊!”
于是,她们回家找了一些药和纱布,给小鸟包扎了伤口。苗苗还去隔壁的爷爷家要了一点鸟食来。小鸟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恢复得很好,看着放飞的小鸟,苗苗高兴得又蹦又跳。爸爸说:“我们的女儿真是个有爱心的好孩子,有爱心的孩子是美丽的小天使。”
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非家庭莫属,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就是儿童时期,当然这个时期也是培养爱心最为关键的时期,相关研究表明,孩子与生俱来就有着爱心和善良。例如,当看到别的孩子大哭的时候,孩子就会拿着自己的吃的、玩具上前去安慰,这就是孩子爱心流露的表现。但是,孩子需要得到家长的认可和鼓励才能真正将这样的爱心行为长期坚持下去,因此,通过培养孩子爱心观的教育对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情感有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