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孩子做自己
人和事物都是两面性的。孩子一方面会按照自己的心愿去探索世界,但孩子天生也有强烈的模仿能力,他们善于从大人那里学习,来了解身边的事物和这个世界的一切。随着年龄的渐长,孩子会把模仿的重要对象转向同龄人,同龄人喜欢什么,他就喜欢什么;同龄人有什么,他就想有什么。这时,父母就该注意了,艾尔弗雷德在对女儿的教诲这点上就值得父母们借鉴。
某个周末,从教堂做完礼拜回来的艾尔弗雷德一家走在回家的路上,一阵动人的笑声让一家人停住了脚步。那阵笑声实在是太悦耳了,艾尔弗雷德6岁的女儿情不自禁地转过头去,同时心里嘀咕:“这是谁呀,这么快乐?”
原来是七八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孩子正在街角玩耍。他们像小动物一样追逐嬉戏,时不时就会发出由衷的笑声。这是什么游戏啊,能让他们这么快乐?未从玩过游戏的自己都被那么热烈的氛围吸引了。她多么希望自己能像这群孩子一样嬉戏打闹啊!她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着这群嬉戏的孩子,直到这群孩子的影子渐行渐远……
回到家里,她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下来。她非常想跟那些孩子一样,而不是在父亲的店里帮忙做事,回到家又帮母亲干家务。她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疑问,间艾尔弗雷德:“爸爸,为什么我们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嬉戏玩耍呢?”面对女儿突如其来的问题,艾尔弗雷德一点也不感到吃惊。因为,他早就猜到了女儿早晚有一天会问他这个问题。他既没有责备女儿也没有像其他父母那样哄自己的孩子,而是给女儿讲了一个道理。
他说:“你也不小了,做事也应该有自己的主见了,不能因为别人在做什么,你也跟风,你需要遵从你的内心,问一问你自己是否真的喜欢做这件事。不要因为从众而随波逐流,要有自己的抉择。如果有必要,就去领导群众,但不要随大溜。”女儿很聪明,她明白了父亲话语中的含意,顿时心中的不快被抛在了九青云外,内心的委屈也烟消云散了。她明白,父亲之所以这样对待她,是为了她能有个与众不同的将来。从此,这种观念在她的心中生根发芽,并成为她的人生准则。
这个小女孩,就是后来英国政坛上鼎鼎大名的女首相撒切尔夫人。
人活着,不能只是随波逐流,因为大多数人做的事情不一定是对的!著名作家柯云路说:“别人想什么,我们控制不了;别人做什么,我们也强求不了。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按自己的原则,好好生活。”
站在遗传学的角度看,我们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自己不像别人,别人也不会像自己,自己就是这么独一无二。所以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是这个世界上的新人。“望子成龙”心切的父母不要让孩子去步同龄人的后尘,也不要强迫孩子去模仿那些成功人士,而应鼓励自己的孩子充分利用大自然赋予自己的一切,去创造奇迹,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特色的路。
此外,父母还要注意这个问题。现在成人的很多东西都渗人孩子的心灵。比如,许多稍大一点的孩子都会喜欢大人们爱好的流行歌曲,而对儿歌的爱好却渐渐失去。不仅如此,有不少孩子还追星,有的是自己主动去,有的是因为别的孩子追,他也跟着追。环境是最能改变人的,现在社会中网络、媒体都比较发达,各种各样的信息,包括很多不适合孩子的信息环境,把孩子们都给笼罩了。即使我们的孩子一直以来都有个性,也会受到同龄孩子的影响,也会受到很多负面信息的左右。而孩子的甄别能力还比较弱,社会又相当复杂,这样问题就来了。
同时,父母本人在教育孩子上也要避免犯从众的错误,看别人如何教育孩子,自己便―—效仿。看到别的家长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就也给自己的孩子报上: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学跳舞,心想自己的孩子也不能落后……一味地模仿,而根本不去考虑这种教育方法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孩子是否喜欢。这样到头来,非但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无形中忽略了孩子本身具有的闪光点,因此,教育孩子千万不可从众,随大溜只会被大流所淹没,孩子从众时,父母要告诉他,这个世界虽然纷繁万千,有上百种领域,上千种行业,上万条道路,一个人不必赢得全世界,只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领域,然后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