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自信是其成长的基石

自古以来,自信便是人们追求和赞扬的一种美好品质。在很大程度上,自信心决定着孩子的一生,树立自信心是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然面,对于孤独的孩子来说,他们往往缺乏自信,自卑反而成为他们的一种普遍表现。

自卑的孩子异常敏感,他们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总是把自己想得低人一等,认为别人比自己强,不敢表现自己,又经常因为不能正常地在公众面前表现自己而懊恼不已,所以,身为家长的你们在对待孩子的自卑问题上,必须要让孩子树立一种良好的心态,帮助孩子赶走自卑的心理,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实现自我最大化。

与自卑相反,自信是对自己的肯定和相信,具体来说,就是相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也相信自己有力量与能力去实现所追求的目标。我们也可以把自信心说成是一种态度,是通过接触周围的人和事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旦有了自信心,就会形成一种稳定性,成为一种做事的推动力。因此可以说,自信心对一个人创造力的影响是深远的。只有具备了自信心,才敢去想;只有具备了自信心,也才敢去做。

每个家长对自己子女的希望都是无限大的,家教是为了子女能够健健康康成长、快快乐乐成才,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和前程。要达到这一目的,不仅需要老师的悉心指导,家长的素质更是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但是,教育孩子不能仅靠父母的一腔愿望,身为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教导孩子的方法。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发现孩子的缺点,更需要父母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井且将这种闪光点最大化,暗示孩子保持一个健康心态,树立“我能行”的意识。

每当我们细心观察,便会发现,当孩子在课堂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与激励,他的心情便会有很大好转,认真听课。这是教师对他的鼓励作用,他觉得自己需要表现得更好。这启示了我们,我们应该尽力去发现孩子的闪亮点。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曾对800人进行调查。调查表明,小孩的成就并不取决于小孩的智力水平与认知能力,而是取决于小孩的良好心理素质与意志力。

李浩然是一个内向孤僻的孩子,学习成绩也不是很好,是父母老师眼中的“问题孩子”。他自己也很苦恼,自己和别人一样学习,甚至比别人更用功,为什么自己的成绩还是这么差,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呢?有一天晚上,他突然问自己:“许多人都能快乐地学习,并且成绩很好,而我为什么不能?”这一提问完全影响了他,他在改变,还对自己下了这么一个结论:自己哪里不行,别人肯定也有类似之处,但有一点不同,他缺少“我能行”的信念。因此,李浩然开始树立信心,并努力保持自己快乐的心情和别人交往,努力改变以前自己的形象。后来,他做到了,不仅学习成绩上去了,整个人也变得活泼开朗了,深受父母、老师、同学的喜爱。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潜能可挖,只要相信自己,就能将自己的潜能挖掘到最大化,这样才能获得人生中的成功。关注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尝试成功的滋味,这会让孩子有了兴趣和动力去追求再一次的成功,在这种良性的循环之中,孩子一定能树立自信,坚持自己能行,朝着既定的目标去努力,相信孩子总会有成功的一天。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发掘孩子自身的潜能呢?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参考:

一、让孩子体会成功的快乐,爱上成功的滋味

成功并不难,关键是一个人怎么看待成功。有的人认为腰缠万贯是成功,有的人认为活得开开心心是成功,作为家长,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设定成功的标准。

设定成功的标准,第一,要参照孩子的能力水平,不能把成功的标准设定得太高,例如,当孩子数学考了90分的时候,我们认为是成功,而不要把只有考100分当作成功的标准,第二,成功要从实际出发,例如,对孩子参加100米赛跑而言,不能以大人的跑步速度来设定成功的标准,应该从孩子的实际出发,设定一个适当的标准。

二、给孩子表扬和鼓励,树立孩子的自信

美国教育家埃蒙斯曾经说过:鼓励之于孩子的成长如同阳光之于植物。

珍妮是个很漂亮的小女孩,但她总低着头,因为她觉得自己不漂亮,关键原因就是不自信。某天,她去饰物店买东西,看到了一只非常漂亮的绿色蝴蝶结,店主说她戴上蝴蝶结后就会显得特别漂亮,珍妮虽然将信将疑,但是非常高兴,不由昂起了头。因为急着想让大家看到她那心爱的蝴蝶结,她飞快地跑向学校,甚至和人撞了一下都不是很在意。恰好刚到学校的时候,珍妮碰上了她的老师,老师接着珍妮的肩膀夸赞她:“你抬起头来的样子真是太美了,珍妮!”

那一天,许多人的赞美都集于她一身。她想应该归功于蝴蝶结,可是一看镜子,蝴蝶结根本就不在头上,一定是哪个时候不小心弄丢了。不过她懂了,自信就是美丽的化身。

自信是个人的一种美德,有了自信,一个人可以更好地做一件事情,并具备做好事情的勇气。自信也来自别人对你的肯定,来自别人对你的评价,心理学家也做出验证,自信能够促进人的成功。

三、父母要学着放大孩子的个人优势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作为父母,我们应该让孩子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点。我们不妨来假设以下场景:

孩子喜欢画画,虽然画得不是很好,但是却很新颖,充满了创意。

孩子:“爸爸,今天老师夸我的画画得很有创意,你看。”

爸爸:“很不错,在你小的时候,我就发现你在绘画这方面的天赋不错,你的色彩感很好,构图也挺新颖的,继续加油。”

但是,如果你是位不合格的爸爸,你可能会这么说:“你这是画的什么啊,乱槽糟的,我什么也看不出来!赶紧看书去!”

放下对孩子的单一评价,孩子并不只是学习机器,抛掉你的功利心,试着从其他方面去寻找孩子的闪光点,不吝啬自己的赞美,放大他们的优点,这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四、父母要经常夸奖孩子的出众之处

父母的夸奖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个有能力的人物,将来必定有出息。孩子会因此激发出更大的信心,并对自己严格要求,所以说这是培养孩子自信的关键。再看一下:

孩子:“妈妈,今天我们班小明是第一个背诵过课文的人,他很厉害吧。可是我背得不太好。”

妈妈:“怎么这么说呢?你要是好好背的话,一定能背得很好的,你不要忘了,你可是咱小区同龄孩子里第一个学会说话的,你的语言天赋可是最好的!”

如果你是位不合格的妈妈,你也许会这么说:“你怎么回事,是不是上课没认真听,也不好好背啊?”

做个有心的父母,记住孩子的出众之处,在孩子受到挫折、失败的时候,把孩子的这些“光辉业绩”拿出来,孩子会很感激自己的父母,有了父母的鼓励,孩子更容易重拾信心。

五、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家长们不妨学学下面故事里的父亲。

某天下午,一个不到10岁的孩子独自跑进树林里玩耍。小孩子都贪玩,所以他忘记了回家的时间。天黑了,孩子无法分辨出哪条是回家的路。恐惧已经笼罩了孩子的心头,所以他爬上一棵大树等待天明的到来。孩子的父亲看孩子这个时候都没有回来,便去孩子经常玩耍的那片树林里去寻找孩子。找了半天,借着隐隐的星光父亲才发现有个孩子的身影在大树上。父亲装作一副没有看到儿子的样子,大摇大摆地走过孩子藏身的那裸树,居然还吹起了口哨。孩子一听到这口哨声立刻从树上跳下来,因为他知道这是爸爸经常吹的口哨,他非常熟悉。

孩子:“爸爸,我在这片树林里玩,你是怎么知道的?”

爸爸:“我恰好来这里散步,就碰到你了!”

显然,这是父亲在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想想看,如果这位父亲这样说,孩子会怎么想呢?

爸爸:“因为看你这么晚了还没有回家,我就来这里找你了。你怎么玩得连回家的时间都忘记了?以后不许贪玩了,你要记住这是最后一次!”

孩子会有什么反应?恐慌?自责?可能两者都有。

现代社会需要人格健全的人,青少年需要健康的心理,家长和老师们的目光不仅仅要停留在孩子闪光点上,还要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勇敢战胜困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孩子的影响,决定了孩子的一生。俗话说:树怕伤根,人怕伤心,父母一定要记住:孩子成长中的重要精神支柱就是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也是促进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基石。家长要让孩子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孩子的生活兴趣,给孩子更多生活体验,远离孤独心理,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4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邮箱,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