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会有犯错的时候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小心做错事的情况经常发生。孩子因为自己无意间犯的错误也会感到深深的内疚和自责。家长在这时不应该对孩子批评,批评只会造成彼此间亲情的疏远,以后孩子如果再次不小心犯错,他们很可能会编造谎言故意隐瞒。还有就是一味地指责和大骂不能让孩子改正错误本身,只能是让孩子对父母心生恐惧和厌恶,当孩子犯了错误以后,父母的宽容实际上是在无声地告诉孩子:“你是好样儿的,只是偶尔犯了错误而已!”

有时候,孩子好心做错事,父母对孩子的宽容在这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父母首先要表扬孩子的出发点是好的,然后和孩子一起分析错误的出处,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帮助。孩子因为得到了父母的理解和宽容面心生感激和愉悦之情,他们会时刻牢记父母对自己的建议,并努力改正所犯下的错误。

史蒂芬·葛雷是一个非常有成就的科学家。

幼年时的他某次不小心把牛奶瓶打碎在地上。母亲并没有因为他的失误而对他大声斥责,而是夸赞他道;“孩子,你太有艺术细胞了,牛奶在地上画白云是一个很棒的创意!反正牛奶已经洒在了地上,你应该在收拾它之前,再多画一些有创意的东西。”

孩子这样做了。

过了几分钟,母亲对他说:“好吧,现在让我们一起把地面清理干净吧。”

于是,史蒂芬·葛雷乖乖地和母亲把地面打扫干净。他的母亲紧接着对他说:“孩子,我们再次在瓶子里装满水,你试试看是否能够拿好。”

史蒂芬·葛雷发现,只要双手抓牢瓶子,那么瓶子就不会掉在地上。

史蒂芬·葛雷在多年后这样回忆道:“从那一刻我明白了犯错不可怕,只要能改正,并且从中学到东西就好。”

毫无疑问,葛雷的母亲是具有教育艺术的,她深知用宽容去对待孩子的过失,经过和孩子慢慢沟通,可以达到让孩子改正错误的目的。孩子因为得到宽容,也向大人学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自信的孩子懂得自我接纳,因为他们生活的环境很包容;孩子不自信的原因是每天承受了过多的责备和压力。

如果父母对孩子不小心造成的错误给予宽容,会使孩子内心受到深深的自责,并在懊悔、内疚中对自己的过失进行冷静的思考,促使其在父母的大度中去痛改前非。

张毅有一辆银白色的汽车,他非常喜欢,把它当成宝贝一样看待。

一天下午,张毅6岁的儿子看到老爸的汽车,突然产生了一个新奇的想法:他想在爸爸的汽车上画一幅画,算是作为送给爸爸的礼物。于是,他便在爸爸的汽车上画起画来。

等张毅发现时,汽车上已经被儿子画得乱七八糟,还写上了“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几个大字。儿子看到爸爸来了,高兴地对爸爸说:“爸爸,你看我画得好吗?”

爸爸看着儿子兴奋的表情,原本要呵斥孩子的念头也在这瞬间烟消云散了,于是他对儿子说道:“你画得真好,谢谢你,爸爸妈妈也同样爱你。不过,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在你脸上画一些东西,你会生气吗?所以说汽车也会感到很难过的。千万记住,以后画画一定要在纸上,这样才会画出漂亮的图画来。”

看着被自己画得乱七八糟的汽车,儿子低着小脑袋对爸爸说:“爸爸,我知道我错了,我以后一定不会在汽车上面画画了。”

“嗯,这才是爸爸的好儿子。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所以爸爸不怪你,来,和爸爸一起给汽车洗脸,好吗?”

“好啊,我现在要给汽车洗得干干净净。”儿子拍手说道。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学会宽容,宽容这种教育方法是平等的,父母不会再为孩子的错误面耿耿于怀,宽容教会了家长和孩子平等沟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鼓励,孩子今后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会拿出加倍的勇气和信心来面对,最终走向成功的一天。

面对孩子所犯下的错误,父母要以理解的心态正确引导和对待,这样才能让孩子改正错误。谁没犯过错误?孩子也需要纠错的机会,父母不要因为孩子犯一两次错误,就不敢让孩子去动手做事了。

当然,父母在宽容孩子的错误时,也应该把握一个度,做到宽严相济、松紧有度。宽容是好的教育方式,但也要注意把握尺度:第一,孩子已经意识到自己犯错,并因此深感内疚和自责,这个时候可以运用宽容手段。第二,面对孩子的错误,父母只能宽容而不能选择迁就的方式面纵容孩子。孩子犯错了,家长应该在交流方式上让孩子感到错误的严重性,并因此而改进。家长不能抱着想起来就管,想不起来就不管的态度,这样会让孩子感到犯错无所谓。第三,宽容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4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邮箱,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