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气的孩子也是好孩子
所谓“淘气”,多是形容那些“不听话”的孩子,他们爱惹是生非,爱给家长添麻烦,让人很头疼。家长再三劝告、批评,效果仍然不好。这样的孩子,就会被人笼统地归结为“淘气”。淘气的孩子常常让家长感到头疼,“他一会儿也闲不住,跑到这儿又跑到那”,“他天天和我们唱反调儿”,“他们搞得恶作剧真能把人气疯了”…..
与“淘气”相对应的,就是所谓“听话”的孩子了。家长常常把“听不听话”作为衡量孩子的标准。表面上看这是家长要求孩子对自己的态度问题,实际上长此以往下来,孩子就养成了“顺从”的性格,没有独立的性格,然而,家长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样只能助长孩子的依赖性,孩子凡事都听命于家长和老师,一点独立思维,一点独立做事的能力都没有,长大后这样的孩子如何立足于社会?更谈不上对社会有所贡献了。
一次家长会上,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认为自己孩子不听话的,请举手。”
大多数家长举起来手。其中有几位家长好像认为这是多么让人尴尬的事情,他们都低着头。
“为你们有个不听话的孩子感到高兴!”老师大声地说道。
听到这话,那些举手的家长一脸困惑的表情。
“听话就是按父母的话去做。”老师接着说。
在场的家长都点了点头。
老师又问:“如果做人最成功是100分的话,你们给自己评多少分?”
大部分家长认为在70~80分。
老师又问:“想不想让你们的孩子有个更精彩的人生?”
家长们齐刷刷地说道:“那必须想啊!”
老师说:“听家长话的孩子就是再复制别人的人生,谈不上超越。他们这样最多只有70分的表现,还谈什么成功呢?”
听完这话,家长们都低下了头。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淘气只能说明孩子拥有好动和求知欲望强烈的性格。但在大多数家长看来,这样的孩子让人十分头痛。殊不知,孩子过于听话就会丧失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家长也因此忽略了培养孩子其他潜能的想法。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父母都喜欢“听话”的孩子,他们认为这样的孩子将来一定能有所作为。但实际上听话的孩子独立性差,创新能力要远远低于其他同龄人。
以“听不听话”为标准来衡量孩子的话,这是典型的封建教育思想在作祟。而缺乏独立和创新意识,是无法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举措,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和思维,所以,就更要求人们具备开拓进取的精神。社会在进步,人们就要跟着发生改变,改变从前的观念,如果遇事毫无主见,凡事听命于人,这样的人怎么会有所作为呢?因此,家长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新旧的评价标准,不能盲目肯定“听话”的孩子,也不能一味否定“不听话”的孩子。
没有哪个孩子是不淘气的,只是淘气的程度不同而已罢了。孩子不听话、淘气的举动正是聪明的表现,因此家长必须要跳出“听话教育”这个束缚思想的误区。大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些创造性,但当孩子真的表现出一些不同于别的孩子的特质来,父母就又开始担心了。不听话就是这种特质的表现之一。其实不听话也是有其存在的道理的。因为这样的好奇心正是创造的种子,应该倍加珍惜、培育和赏识。对于孩子的淘气行为,家长要有宽容、理解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