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是一切快乐的源泉

澳大利亚畅销书作家安德鲁·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容。”宽容就是博大胸怀的表现,它能够化解一切的爱恨情仇。宽容似温暖的阳光,融化内心的冰冷:宽容似清新的春雨,滋润内心的焦灼;宽容似美丽的花朵,渲染世界的缤纷。

宽容是做人的涵养,是处世的艺术,失败时对自己多一分宽容,停止内心的悔恨,懊悔,沮丧,在心底扶起一个坚强的“我”:委屈时对他人多一分宽容,停止内心的抱怨、仇恨、愤怒,在心底扶起一个大度的“我”:落寞时对生活多一分宽容,停止内心的消沉、失意、散漫,在心底扶起一个执着的“我”。一个内心宽容的人,能够微笑着对待人生百态。一个内心宽容的人,必定是一个善良的人。宽容是善良的灵魂,没有了宽容,善良将无从谈起。“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人的天性,而这一天性需要人性多方面的支撑,其中宽容是最重要的支撑。宽容是对万事万物的包容、接纳与承受,宽容之心不会驻足于“小我”的斤斤计较上,而是达到“大我”的海纳百川境界。在这样的宽容之上搭建的善良才是真正的善良。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发生摩擦、误解,甚至仇恨,这时就需要彼此宽容、忍耐来化解矛盾,如果任凭怒火燃烧,最后烧伤的只有自己。仇恨是把双刃剑,报复别人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结果“两败俱伤”,仇恨的人,不会获得幸福和快乐,只有抛下心中的仇恨,选择以宽容的方式去面对才会获得内心的平静。宽容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跟别人过不去就是跟自己过不去,只有给别人留一些空间,自己才会获得自由,只有宽容地对待生活,我们才能获得快乐和幸福。

可以说,宽容是与人合作的纽带。内心宽容的人,有气量,能容人,不会斤斤计较,不会万事追究;而内心狭隘的人,气量小,不容人,精于算计,总怕自己吃亏,总想着多捞一点,总觉得别人对不起他。人们都愿意与宽容的人共事,不趣意与狭隘的人合作,狭隘的人无法融入集体,因此会失去许多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可见,能否与人合作共事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家长要教会孩子如何与人和平相处、合作共事,培养孩子的宽容之心。

著名作家托马斯·利考纳说,作为美德的宽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尊重,宽容的美德要求人们不要将自己的看法强加在别人身上,即使再多的人在一起,也不会有吵闹和争斗,它能使最深层次的差异和谐共处。

二是接纳。人类世界丰富的差异来自于不同的背景、种族、宗教和国家。这些差异的存在促使人与人之间不断地交流与接触,接受这些差异,理解这些不同,减少分歧达成共识,同时认识到每个人的存在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且从中吸取正面、积极、有益的品质和特点,人类世界因此得以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宽容是人类发展最重要的工具,它发掘人类社会一切美好的东西。

松下幸之助是松下电器的创始人,他被人冠以“经营之神”的美称。松下在经营管理上思想独到,同时,作为一名公众人物,他在为人处世方面也有很出色的表现,值得我们学习。

松下为人率直,宽容,在他看来,一个人只要拥有接纳所有的人和事物的胸怀,就是成功。人是群居族,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同的人和事。如果想使自己活得好,就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虽然每个人的品性、特质不同,但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有改变生活的能力,如果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人类的生活质量一定能够提升,因此,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一切的人、事、物,多为他人着想,凡事忍让、理解、包容,尊重他人的存在价值,彼此和睦相处。只有这样,每一个人的潜力、才能获得充分施展,人类的生活才会越发美好。

为了使孩子能够更好地接纳社会、融人社会、适应社会,给孩子的未来拓宽道路,父母应从小教会孩子宽容,让孩子学会尊重,学会接受,引导孩子以善良之心理解他人,不狭隘、不偏执。

培养孩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质,会使孩子受益终身。拥有宽容,整个人心态会很平和,对人比较和气,看事比较开通,也就很少会有忌妒、报复等不健康心理产生。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著名飞行员包布·胡佛经常在航空展览中表演飞行。一天,他在表演任务完成后返航的途中发生了意外。飞机在300英尺(1英尺=2.54厘米)的高度时,引擎突然熄火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胡佛依靠着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才得以使飞机紧急迪降。昂贵的飞机造到严重损坏,所幸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迫降之后,胡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飞机的燃料。不出所料,他驾驶的螺旋桨飞机的油箱里,装的竟然是喷气式飞机的燃料。

胡佛回到机场后,要求马上见到那位为他保养飞机的机械师。那位年轻的机械师正为自己的过错懊悔不已:粗心险致飞机报废,还差点让三位飞行员丢掉了性命。而胡佛又是一位精益求精的飞行表演家,犯下这样的错误真是天理难容。机械师在胡佛还未过来的时候就早已泪流满面。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胡佛并没有训斥他,反而用手臂搂住机械师,真诚地说:“我相信这只是一次意外,也相信你以后永远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希望你能够继续为我保养飞机。”

从那以后,这位年轻的机械师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飞机,再也没有出过差错。宽容往往最让人动容,它比责骂和惩罚更有威慑力,能够启迪人的智慧,激励人的进步,激发人的潜能。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要融人集体生活,与其他的孩子相处,发生矛盾在所难免。如果孩子任性、自私,不懂得忍让、谦虚,不能与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那么他就得不到尊重和友谊,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自闭、孤僻、冷漠,形成恶劣的性格,阻碍一生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启发孩子以宽容善待他人,保持孩子心中原本的善良和谦让,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地处理一些简单的人际问题。如果我们过度地干涉,孩子便失去了锻炼的机会,不会解决矛盾、冲突,面教育孩子“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更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当然,解决矛盾不能靠没有原则的迁就让步、忍气吞声,也不能胡搅蛮缠、蛮不讲理。生活确实需要宽容,但不代表一味忍让,更不意味着胡作非为。人会因为一味的宽容变得脆弱,但是人离开了宽容又会变得危险。因此,作为家长,应该教育孩子自我保护,教会孩子摆事实讲道理,既不受人欺负,也不蛮横霸道。

此外,父母应该教会孩子理解他人。人生路漫漫,其中既有难以言表的感动,也有无法诉说的艰难和无奈,无论遇到什么,我们都要学会宽容,树立共赢的观念,学会换位思考。

共赢观念说得简单点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共赢观能够为我们赢得友谊。美国总统林肯以宽容著称,然而他对竞争对手的宽容遭到了众议院议员们的不满,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对手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说:“我消灭敌人的方式就是化敌为友。”林肯总统的宽容智慧,为他赢得了更多的拥护和称赞,与人相处多一些宽容,竞争对手或许就是我们的朋友。

换位思考要求我们进行角色的转换,把自己与对方的位置调换一下,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设身处地”。通过换位思考,你会熄灭随时爆发的怒火;通过换位思考,你会理解原本不可理喻的事情:通过换位思考,你会变得宽容、忍让和仁爱。

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就是一个善解人意、宽容待人的人,他懂得为他人着想,这为他带来了白玉无瑕的美名。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上海一家小报刊登出一条“京剧大家梅兰芳卖画”的广告,显然这是有人在利用梅兰芳的名气赚钱。梅兰芳的朋友们都为这种恶劣的行径感到非常气愤,打算去那家报社理论理论,找出那个“冒牌货”来公之于众。梅兰芳却阻止他们这样做,他说:“这个冒名者想利用我的名气赚钱不假。想必他还是有些本事的,否则不能干出卖画这种事,有可能是个读书人,只不过怀才不遇罢了。请各位少安毋躁,待查明再做决断未尝不可。”后来冒名者的来历被知道后,果然和梅大师预料的一样。

“宽”,就是敞开胸怀:“容”,就是以这种开阔的心胸,容忍、原谅别人的错误。宽容就是持有一颗善良的心,这颗心能够装下别人的一切缺点,才能装下这个世界的风风雨雨。我们常常对别人的要求太苛刻,更习惯于承认自己,否定别人,似乎每个人都在证明“我是对的,而你是错的”。要知道,这个世界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所以,我们要“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样,人与人才能和睦相处。

宽容是爱的体现,多一些宽容,就是多一点对他人的爱,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多一分友谊,多一分温暖。爱自己,也爱别人。有爱,才有宽容。宽容亦是一种智慧,它让高尚的心灵更清澈,让卑的灵魂更龌龊:它使无私者流芳百世,使自私者无地自容。记得一位哲人这样说过: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形状,故天空广阔高远: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丽: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博大!

学会宽容,对世界多一些宽容,你的未来将多一些自信和成功:学会宽容,对生活多一些宽容,你的生命将多一些机会和空间:学会宽容,对他人多一些宽容,你将赢得自己,赢得他人,赢得人生!

5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邮箱,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