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蹲下和孩子说话
人与人之间需要平等,父母与孩子之间也需要平等,每一个孩子在成长中,即使是刚刚学步的孩子,都渴望父母平等地对待自己。在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中,平等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父母不能平等对待孩子,就意味着居高临下、命令和训导,这是教育孩子的大忌。所以,与孩子交流的时候,请蹲下身子跟孩子说话,这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最好见证。
和颜悦色,是父母和孩子沟通时的最佳说话方式。想要与孩子平等地交流,就应学会与孩子共同讨论问题,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并适时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要粗鲁面简单地拒绝:“不行!不准你去!”或是:“不要再说了,我已经决定了。”
程老师发现,王晨同学最近的成绩有了显著提升,而且现在上课也不再像以前那么捣乱了,为此他十分好奇。趁着周末,他到王晨家进行了家访。
是王晨的妈妈接待了程老师,王晨妈妈感慨颇深地说道:“和孩子平等交流有助于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对孩子真正起到鼓励和帮助的作用。”
妈妈说:“两个月前,王晨一直沉迷于网络游戏,对此,我和他爸打他了,骂他了,但是王晨对我们的话无动于衷。我们为此感到心灰意懒。”
程老师急切地问:“那你们后来用了什么方式方法让王晨发生了改变呢?”
妈妈说:“一次,我向一个朋友寻求帮助。他问我是否真正了解孩子,孩子玩网络游戏的原因是不是厌恶学习。一句话点醒梦中人,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监督、督促王晨学习,却不曾真正与他沟通,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某天回家后,我试问儿子会不会因为学习感到乏味和枯燥,儿子听到我这样问他感到很意外,接着他就如实相告,说有时候甚至产生了退学的想法。我接着说自己也在工作上遇到了很多烦恼,希望他能给我一些建议。这时,我把儿子当作朋友,将工作中的不顺心事都告诉了王晨。”
妈妈继续说:“想不到王晨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强的分析能力,我第一次由衷地称赞了儿子一句,“你太让妈妈意外了,你比妈妈强!'没想到,儿子就此一发而不可收,他也将心中的烦恼都告诉了我。从此,孩子和我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也渐渐走出了网瘾的围扰,学习成绩大幅提升。”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平等交流的力量是多么惊人啊。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将内心的真实想法和盘托出,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发表自己具有主见和独立的观点。
生活中,许多父母因为忙于工作,疏于和孩子交流,亲子矛盾也就随之而来。从而导致了孩子心中的真正苦恼不为父母所知。而到了有时间沟通的时候,父母却又摆出了一副官架,刺夺了孩子倾诉的权利,让孩子产生了不平等的感觉,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真心话可谈了。
相反,当孩子感受到了平等时,他就会觉得在这个浮躁的年纪能被父母认可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所以,父母应当尊重孩子,像朋友一样与孩子相处、交谈,相信孩子会乐于接受父母的教导。
要想做到与孩子平等地交流,就需要掌握沟通的艺术,以下几个方面值得父母借鉴:
第一,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
没有倾听的沟通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流,要将孩子内心的真正想法完全了解,针对孩子当时的情况,对孩子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和帮助。当孩子和你分享喜悦事情的时候,你也应该为此感到高兴,甚至产生共鸣,例如孩子在学校受到了老师表扬,你可以称赞道:“噢,老爸为你感到骄傲啊。”当孩子和你分享苦恼时,你应该耐着性子听完孩子的倾诉,同时用“嗯”、“是吗”、“后来昵”等词回应他,同时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
第二,主动跟孩子说心里话,并让孩子发表意见。
当父母主动跟孩子说心里话,并把孩子当作知已对待时,孩子一定会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父母把自己要说的讲给孩子听,然后让孩子提供帮助,鼓励孩子发表意见,孩子会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认可,无论他对你讲什么,你都应该让他把话说完,而不能打断他,更不能因为孩子说了令你生气的话而发脾气。在讨论家庭事务时,也应该让孩子参与,鼓励孩子发表意见。
第三,尊重孩子,保护他的隐私。
孩子在与父母的交流过程中,可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而这些话是孩子不想让他人知道的,父母应该尊重孩子,不能随便把孩子的心里话告诉外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隐私,不论是不良的生活习惯,还是心理隐私,父母都应该守口如瓶。有位父亲,来学校接孩子时跟其他家长闲谈,说他的孩子暗恋班里的某个女生。刚说完,身边的孩子已经面露愠色。
第四,多赞美,少批评。
交流是亲子之间思想上碰撞的过程,有可能两者的想法不同或是不谋而合,父母都应抱着求同存异的思想,对孩子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赞美之词。孩子对有些问题的理解是浅薄的,毕竟孩子的年龄、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不太成熟,这就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包容,只有掌握好和孩子交流的方式方法,才能真正走进孩子内心世界,才能实现两代人真正平等交流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