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谎言来自对父母的效仿
撒谎,这是一种不良的生活习惯,是一种健全人格的缺陷。没有一个父母,希望自己拥有一个热衷撒谎、善于撒谎的孩子。然面,越是对孩子说“你别撒谎,否则爸爸就会揍你”的父母越容易发现,孩子的撒谎似乎变本加厉了……
为什么会如此?心急如焚的父母不妨从自己的身上找找问题所在,是不是在平常生活中,你就有撒谎的习惯?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就别指责孩子了,赶紧把那副凶巴巴的表情收起来吧!
李蕾是个乖巧的好女孩,很少惹父母生气,爸爸妈妈也希望她能够健康成长、学业有成,因此格外看重她的学习成绩。只要成绩好,爸爸妈妈就很高兴,会奖励她不少东西;但如果她成绩不好,爸爸妈妈就会责骂她。
这天,妈妈正在逛街的时候碰上了李蕾的班主任。从聊天中,妈妈意外得知,李蕾上次拿给地的考试成绩单是假的,分数是李蕾自己改动的!
这个消息,使得妈妈不禁勃然大怒,回到家里一把抓住李蕾,大声训斥道;“你怎么敢对我撒谎!和你说过多少遍,考多少就是多少,别弄虚作假!告诉我,你这是和谁学的!”
李蕾大哭了起来,说:“我这样就是学你们的……有一次,单位让你加班,你打电话说身体不好拒绝了加班的要求。可是,你最后去逛街了。你还问我,‘妈妈聪明吗?'为什么你撒谎就对,我撒谎就不对?”
妈妈一愣,一时间竟没了语言。
可以看得出,李蕾之所以学会撒谎,关键就是受到了父母的影响。如果父母在平常生活中当着孩子的面撒谎,孩子的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家长的一言一行,他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样学样,家长撒谎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说,孩子撒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受到了“榜样”的影响。
父母必须明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自己才是他的第一任老师。自己做什么,孩子就会学着做什么,你是个“恶人”,那么孩子就很难拥有“善良”的基因。孩子依葫芦画飘,到头来又被你批评,孩子就会无所适从,分不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试想,这样的教育有谁会接受,又如何能成功呢?
要想让孩子从小就做个诚实的人,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就要做到以下这几点。
一、父母要做诚实的榜样
想要做好孩子的榜样,那么父母必须做到言而有信。比如,当你许诺要送孩子一个变形金刚,可是你没有买,还说:“妈妈忙,没有时间去买了。”孩子就认为你是在撒谎,也学着你的这种方式来“应付差事”。父母一定要杜绝这种事情的发生。
倘若是工作上的事情,父母必须要对领导或同事说出“善意的谎言”,那么父母应该避开孩子的面,在较为封闭的环境中进行。不要让谎言被孩子听到,使他产生“撒谎有理”的错误判断。
二、平静对待孩子的撒谎
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撒谎,不要变得暴跳如雷,孩子撒谎,你强调的重点,不在于要他坦白承认说谎,而在于讨论当事实已经摆在眼前时,他为什么还要坚持否认,要让孩子知道,撒谎是一种非常不好的行为,撒谎的严重性要远远大于错误本身。
刘岩的妈妈在上班时突然接到老师电话,说刘岩打了同学。老师让刘岩带着写好的书面材料找家长签字,可刘岩却迟迟没有把家长签字的材料拿给老师。
妈妈急忙赶回了家,看见刘岩正呆呆地坐着。她按捺住火气,说:“岩岩,今天有没有什么东西交给妈妈呢?”
“没有呀!”妈妈依旧没有发火,只是说:“我接到老师的电话了,说之前你应该有一份书面材料要给我。”岩岩把头垂得很低,喃喃地说:“我不小心弄丢了。”
妈妈见他不肯承认,于是说:“没把书面材料拿回家,就托词说‘我弄丢了’,但实际上你弄丢了吗?”
岩岩知道妈妈什么都知道了,只好乖乖地说:“妈妈,对不起!”妈妈继续缓缓地说:“因为你打人,我该罚你两天不能看电视,但是你又撒谎,所以罚你三天。假如你知道我们早晚会知道这事,你会怎么做?”
岩岩说:“我不知道,但你们肯定会生气。”
妈妈笑了笑说:“就算我们生气,也是因为爱你呀,即使你三天不能看电视,那也是很短暂的时间。你现在明白说谎会得到加倍的惩罚了吧?”
岩岩说:“妈妈,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撒谎了!”
刘岩妈妈的心平气和,既让孩子认识到了错误,又避免了一场争执,这种方法,非常值得父母借鉴。
三、孩子承认错误,父母要及时表扬
如果孩子主动向父母说明自己撒了谎,那么父母一定不能再训斥,否则就会让孩子感到:“我认错你们也训我,那我以后还是撒谎好了!”
正确的方法应当是父母如此表示:“我很高兴你告诉我了,我相信你是可以信任的。你要是继续撒谎,我会罚你在两天的时间内不能看动画片。但现在,你只需为自己犯下的错误负起责任,我就把‘罚单’减少一天。”这样,即使孩子以后撒了谎,也会很快承认错误,不会顽固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