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做脏话连篇的父母

每个父母都不喜欢说脏话的孩子,毕竟脏话连篇会导致一个人的形象大打折扣。因此,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刚冒出一句脏话,父母的筷子已经砸了过去……

合理的教育,的确能让孩子杜绝说脏话。然而,如果父母就是一个“出口成脏”的人,孩子每天生活在充斥着脏话的家庭环境里,那么无论如何教育,也都无法起到积极的作用。尤其是有的父母不懂得控制情绪,总习惯“以脏治脏”,污言秒语层出不穷,孩子自然难以改变说脏话的毛病。

一天,王磊的爸爸正在上班,突然接到幼儿园老师的电话。老师对他说,王磊在幼儿园里总是骂人,脏话连篇,怎么讲也不听劝,希望家长能前来一起教育。

爸爸听完,自然是火冒三丈,飞速赶到了幼儿园。他看见,王磊正在一群小朋友的中间,指着一个小朋友,大声说道:“你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动作都不会,你是怎么被你妈养大的?”

王磊的话,让其他小朋友顿时安静了下来,而那个被他骂的孩子,更是号啕大哭。然而,王磊仿佛并没有过瘾,继续骂:“哭什么哭!没种的东西!”

王磊的这一举动,让爸爸差愧万分,走过去拎起王磊的耳朵骂道:“小兔崽子,谁他妈教会你说脏话了?你看我不打断你的腿,你个龟孙子!”

见到爸爸来了,王磊顿时浑身一颤。不过,他迅速稳定了情绪,大声喊道:“爸爸不讲道理!凭什么你能说,我就不能说?你说我就说!我不喜欢爸爸,爸爸是个废物!”

王磊的话,让爸爸愣住了。他没想到,自己在孩子的心里是这个样子;他更没想到,孩子居然对自己有这么大的敌意!他在心里低声地问道:“难道,我的教育方法真的错了吗?”

王磊爸爸的教育方式,非常具有代表性。不少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总是不能平静内心的波动,情急之中就采取打骂的方式,出口成“胜”,严重地污染了家庭的语言环境。但父母却以为,自己的这种态度,恰恰能体现自己的地位与权威,于是乐此不疲,各种不雅的词汇成了口头禅,然而这样的父母,又特别喜欢对孩子强调“文明礼貌”,心口不一、不能以身作则,这样的父母能够教育好孩子吗?

还有的父母,则习惯把对工作中的不满带回家里,一关上家门“狠”不择言,仿佛与这个世界有着血海深仇。可是你是否看见,孩子正在一旁盯着你?别忘了,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他遇到不满时,自然也会采取这种方式来泄愤。

为了教育出一个好孩子,那些满口脏话的父母,赶紧行动起来,做出积极的改变吧。

一,郑重地向孩子道歉

父母的脏话,有时候属于口误,例如在教育孩子时,突然有些急躁才脱口而出。这个时候,父母不要转移话题,更不要想方设法地掩藏,而是应当诚恳地说声“对不起”。然后,父母可以解释刚才的行为,并对自己的做法感到懊悔。

“你真是气死我了,怎么又在这道题上做错了?真他妈笨!”

看着婷婷的试卷,爸爸情急之下,突然冒出了这样的一句话。刚说完,他立刻捂住了嘴,意识到自己说了脏话。话已经说了,还有道歉的必要吗?爸爸有些犹豫。

婷婷站在一旁,有些沮丧地看着爸爸,说:“爸爸,对不起,你别骂我了好吗?”

看着女儿楚楚可怜的样子,爸爸心软了,抱住她说:“应该说对不起的是我!婷婷,爸爸刚才一时昏了头,才和你说了脏话,真是对不起!你能原谅爸爸吗?”

婷婷说:“爸爸,我当然原谅你啦!谁让你是我的爸爸呢?”

“女儿真乖!”爸爸在地的额头亲了一口,“爸爸也原谅你,这道题下次不能再错了!”

“遵命!爸爸也不能再说脏话啦!”

“哈哈……”就这样,一对溫馨的父女笑成了一团。

我们都知道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这句话对孩子也是适用的。其实向孩子说句“对不起”,父母根本不会丢面子,反而会赢得孩子的尊重。一句简单的道歉,孩子就能明白说脏话不好的道理,能感受到父母的真诚,从面对自己的言行做出约束。

二、改掉自己的坏习惯

说脏话习惯的养成,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改正起来自然有一定困难,但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就要下决心改掉自己身上的那些坏习惯,以防“遗传”给下一代,不仅让自己丢面子,以后孩子还会继续丢面子。

如果父母的确感到自行戒除有难度,那么不妨求助于相关专家,例如,你可以报名参加礼仪培训班,在文明的环境中扭转自己的行为:你还可以多参加大型活动,在友好的氛围下,逐渐改掉毛病。无论这个过程有多艰难,为了下一代,我们必须咬牙坚持。

3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邮箱,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