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大度孩子才懂得宽容
没有度量的人是无法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纵观古今,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不是“小肚鸡肠”的人。小肚鸡肠的人接受不了别人对他的批评,一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他就会变得格外暴躁,真成了“老虎屁股摸不得”的小霸王。
不能接受批评的孩子,他的态度是消极的。长大后,这样的人适应不了社会的需要。是什么让孩子变成了这样?
究其原因,原来父母没度量,孩子就跟着没度量!遇事就火冒三丈孩子跟着这样的家长能学得不快吗?更别提肚子里能“撑船”的事情了。看到这里,你还会像从前那样责备孩子吗?
晚上六点,陈晓磊沮丧地回到了家里,饭也没有吃。爸爸敲开他的门,问道:“你怎么了?”
陈晓磊突然变得暴躁起来,说:“还不是因为班长!我觉得他特别针对我。今天他把我的杯子碰掉了,我就问他原因。他还狡辩说是不小心碰到地上的,真是让我太生气了!”
爸爸说:“还用生这么大气吗?赶紧吃饭去吧!”
陈晓磊吼道:“我等会儿再去!我要平静一下!”
爸爸顿时火冒三丈:“废话真多,给你留了这么长时间的饭,你生气了回家就和父母顶嘴!养条狗都比你强!”
爸爸的话很难听,陈晓磊坐不住了,结果两个人就吵了起来,直到妈妈加班回家才停止。妈妈了解了情况后,对陈晓磊说:“磊磊你应该大度些,你爸爸说你也是为了你好,再说了这也不是多大的事情。”
“哼,”陈晓磊扭过头,“那他为什么不对我大度一点?我没有故意顶撞他!再说了,他以前整天抱怨单位里的同事,他怎么今天就不说这些了?我觉得他就是在针对我!”
原来,爸爸在外面听得清清楚楚,火冒三丈的他一挥手就是一巴掌,这一巴掌重重地打在了孩子的脸上。陈晓磊不由分说,夺门而出…
事例中陈晓磊的爸爸,正是那种口是心非的人,他根本没法做到大度,无论对于工作还是孩子,都没有表现出应有的胸怀;另一方面,他又把大度的道理灌输给孩子,这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孩子不服从他的管教,家庭暴力在所难免地爆发了……
父母首先做出大度的榜样,才能让孩子变得大度。榜样具有两面性,父母做出好榜样,孩子就会朝着好方向发展,父母做出不好的榜样,也能把孩子推至“火坑”,孩子的大度,绝不是打骂就能教育出来的,而是在于父母平时的言传身教。
所以,为了培养孩子的大度,我们要抛弃管制,选择以身作则。
一、即使想抱怨,也别当着孩子的面
成年人的世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烦恼,有时一些“疑难杂症”真的是找不到办法解决的。面对这样的情况,人们选择情感宣泄也是一种人之常情。但是,在孩子的面前我们不要将抱怨的一面表现出来,否则,孩子就会记住父母的表现,遇事不思方法,只知抱怨命运的不公。
遇到心里解不开的郁闷,不妨找三两知己讲述,千万不能在家讲述,以免孩子听到。而回到家后,身为家长的你们就必须将灿烂的笑容展现给孩子,让孩子感到:“我的父母就是这样积极乐观的人!”这样,孩子才能从你的身上学到大度。
二、合理开导孩子
谁都会遇到揪心的事情,孩子也不例外。这时候,父母不能置之不理,而要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帮孩子走出这种低迷的情绪,进面引导他学着“宰相肚里能撑船”。
愤怒的宋小宝放学回到家后,一句话也不说。经过妈妈再三地询问,他才将实情道出:“小组长老找我麻烦!他说我的坐姿不够规范,让我好好练习一下坐姿。我就搞不清楚了,我的坐姿哪里不规范了!我看他是故意找我碴!”
妈妈笑着对儿子说:“妈给你讲个故事吧。我当初进单位的时候就像现在的你一样,领导没事就批评我,当时我也很不服气,好几次辞职的心都有了。可是你姥姥的一句话让我如梦方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听取别人的批评时要虚心,别总是让抱怨的情绪缠绕着自己。我就照你姥姥的话做了,听到领导的批评,我就想知道是不是我真的错了。静下心想一想,我确实没有别人优秀,有些地方还需要改正。”
宋小宝被这个故事深深吸引了,急忙问妈妈:“那后来怎么样了?”
“后来,我就成了别人的领导啦!孩子,给你讲这个故事是希望你能明白,别人对自己的批评,你无法接受的话,坐在这里生闷气也不能解决问题。所以,咱有这生闷气的工夫还不如好好审视一下自己,看看自己到底有没有错,没有的话也得努力,得让那些看不起咱们的人瞧,咱不是那种永居人后的人!就算是他批评错了,咱们也要做到宽笨,这样咱们的境界还显得比他高!”
宋小宝把妈妈这些话思索了好长时间。后来,他晃着小脑袋说:“确实是这么一个道理……”打那以后,宋小宝再也没抱怨过,身上的缺点越来越少,整个人积极进取。
妈妈没有给宋小宝讲什么大道理,而是给他讲了一段自己以前的往事,就是为了让宋小宝清楚一点,对于别人的批评,选择宽容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即便是对方对自己心存偏见,也不能成为自己进步的绊脚石。宋小宝从妈妈那里得到启发后,就尝试着改变自己,最后获得了很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