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行得端,孩子坐得正

很多父母都曾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孩子不服管教,说什么都不听!教给他拾金不昧的道理,可是他看到钱就直接描进自己兜子里了;让他懂礼貌,逢人便打招呼,可是他见到长辈后理都不理。

孩子之所以这样,一是存在逆反心理;二是因为父母没有起到以身作则的表率,这里说的表率,是指言谈举止、生活习惯、教育方式等。试想,一个品行不正的家长,又怎么会教育出好孩子来呢?

程辉在小学时期成绩一般,最好成绩进过班级前二十。但从爸爸妈妈双双下岗后,他的成绩就一落千丈,人也变得少言寡语了。甚至,他会毫无理由地将教室玻璃打碎。老师问他这么做的原因,他却回答:“闷,烦。”

是什么原因导致程辉一下子变成了这样?究其原因,父母因为下岗都变得情绪很差。父亲整天在外打拼,难免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而母亲一贯言语刻薄,家庭谈话总是以争吵的方式来收尾。后来,爸爸因为在烧烤摊喝酒和别人打架,被行政拘留了好几天才放出来。

因此,爸爸的脾气变得更差了,每天一回到家就和妈妈吵架,就这样,两个人的缺点在孩子面前暴露无遗。后来,妈妈嫌弃家里无趣,终日在外面和别人打牌消遣,一点也没有顾家的意思。

程辉自然会因为这样的家庭氛围而感到烦闷。

老师决定来程辉家家访,看看完竟是什么让程辉变成了这样。面对着老师,父母轮香数落程辉的不是。后来,他们又开始了互掐,老师坐在一旁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这时,程辉终于爆发了,他已经无法再克制自己的情绪,大喊道:“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自己的所作所为?你们不配做我的父母!”

听完程辉的话,老师才弄明白事情的缘由。

父母每天都争吵打骂,作为孩子的程辉,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自然是无比郁闷,从而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根据调查表明,误人歧途的孩子,受父母影响的占到了大多数。小气、忌妒、暴躁,污言秽语、好吃懒做……家长的这些行为不仅让自己在孩子心中威严扫地,更会把孩子也拉上这条路。

有句话说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孩子就是一张白纸,父母则是画图的人,想要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关键在于父母的绘画技艺。孩子心中的父母形象如果是高大的,他就会以父母为榜样,努力改进自身的不足。反之,孩子就会没有了生活的目标,对生活充满了迷茫。倘若家长还有很多陋习,那么孩子很可能就会选择随波逐流的方式来度过余生。

想要让孩子步人人生正轨,父母就必须从端正自己的言行开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一、做孩子的导师

即使你不是总经理,即使你的文化程度有限,即使你一贫如洗,你也不能自暴自弃,而是应该给子女树立一个积极进取、好学上进的榜样。父母的良好形象,会引导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

四岁的王小平是幼儿园里十足的小明星,他爱好广泛,团结同学,乐于助人。老师问他:“王小平,是什么让你变得这么棒呢?”

“因为我的爸爸很优秀,所以我很棒!”王小平自豪地说道。

原来,王小平自幼丧母,爸爸独自一人将他带大。王小平的爸爸是个积极乐观的人,每天都会帮助有需要的人,不忙的时候还会自学英语。现在,王小平的爸爸已经升职为公司的总经理,升职后的他依然保持了原来的生活习惯,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帮助别人,喜欢在业余时间学习。

爸爸成了孩子眼里最伟大的人。所以,王小平才会那么说:“长大后我也要成为像爸爸那样的人……”

父母是孩子的人生导师。平时父母的所作所为,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的言行举止积极健康,同样也会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如此一来,家长用自己的行动给孩子上了最好的家庭教育课。

二、做孩子“敢于道歉”的楷模

谁都有犯错的时候,父母也不例外。假如孩子因为你的言行受伤了,那么身为父母的你就必须向孩子道歉,并表示愿意接受孩子的监督,共同进步。

一个敢于道歉的父母,才能在孩子心目中树立高大的形象,才能用积极的态度去影响孩子。

4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邮箱,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