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绝非全是孩子的错
父母需要经常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青少年厌学的问题。厌学的程度分轻、中,重三个等级:偶尔对某门功课和老师产生不满情绪,这是程度较轻的厌学:经常针对某门功课和任课老师不满,并伴有一些身体不舒服的反应,这是中度的厌学;习惯性地对各门功课和老师不满,并随时件有不良生理反应的,这是重度厌学。
兵兵的妈妈发现,最近兵兵不知道为什么一提到学习脸上就出现烦躁的神情,一拿到书就哈欠不断,写作业也磨磨蹭蹭,拿块橡皮都能拿半天。妈妈让他把次日学习的内容预习一遍,他就冲妈妈嚷嚷:“看什么看,有什么好看的!”经过妈妈苦苦地追问,兵兵才说了实话:“我不想学习,学习太累了!”
妈妈为此感到万分焦急和苦恼,找到了兵兵的班主任。班主任告诉妈妈,兵兵最近有厌学情绪,他也正要找家长来联系呢。
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由于受家长和学校所迫又不得不学,于是产生了消极应对学业的情况,造成厌学的原因是学生对所学课程和任课老师心有不满所导致的。具体表现有下述几种症状: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心思听讲:反应迟钝:写作业常常敷衍了事:作业和考试频频出错:被动学习,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后,会把学习看成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不仅学生自己烦恼,家长也跟着干着急没办法。
很多因素造成了学生的厌学情绪,主客观都有。
主观上看,一种原因是学生在学习中经常遇到挫折,如考试失利,排名落后,经过努力却难以取得好的成绩,从而感到自己没有学习的天赋,长此以往就对学习没有了兴趣,信心也随之丧失,进而造成厌学情绪。另一种原因是学生懒情,不思进取。学习是一项长期且艰苦的工程,学习更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品质。由于受懒惰、不思进取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讨厌学习的心理也就随之产生了。
站在客观的角度上看,因为教学模式和教材内容的枯燥乏味也会引起学生的厌学。造成学生厌学情绪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教师。教师的教学模式不当或对学生不尊重,往往也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另外,造成孩子厌学的原因,排除孩子自身的智力因素,还有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比如,孩子的家和学校处于娱乐场所和闹市区周围:孩子结交了“狐朋狗友”: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父母的方法不当或是漠不关心的态度也会导致孩子产生厌学心理:等等。
在诸多不良因素中,导致孩子厌学的重要原因首推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尤其是大多数家长虽然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但由于方式方法不够科学,结果形成一些家庭教育的弊端,最后导致厌学、恶学。
有的父母因为工作繁忙或者其他原因,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不闻不问,孩子因此变得松松垮垮的,导致孩子学习态度浮躁。当今社会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还有就是父母教育孩子的目标过于单一,只重视智力培养,忽视了德育和心理健康的培养,除学习以外的事情,家长对孩子不闻不问,最终导致孩子形成逆反心理。还有的父母对孩子成才的期望过高,孩子难以达到家长不断攀升的目标,造成学习心理紧张,压力太大,导致厌学。
更有父母包办过多,娇纵溺爱,也会使孩子养成懒散、不愿意主动思考的坏习惯。学习需要强大意志和努力的支撑,善于学习、能忍受学习枯燥的孩子往往是意志品质出类拔萃的人。有的家长对孩子百般顺遂,导致孩子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在艰苦的学习过程中被大队伍甩在了后面,从面产生厌学心理。
厌学与善学、乐学相克,厌学无疑会压抑或扼杀孩子学习的热情,束缚和困扰孩子的美好心灵,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孩子学习的最大敌人非厌学心理莫属,厌学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对于孩子的厌学情绪,父母应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孩子克服。
首先,父母不要对可塑性非常强的孩子用过于简单粗暴的方式,而要理性教育自己的孩子。如果能够这样做,那么孩子的进步还是会很明显的。
莉莉刚上初中一年级。一天,莉莉的妈妈拿着女儿的英语书,忽然灵机一动,指着书中的一个单词,对坐在屋里的女儿说:“妈妈的英语学得不好,你能教教我吗?”
莉莉接过书一看,是自己刚刚学过的内容,于是十分神气地给妈妈讲解单词的意思和用法,并将她在英语课上学到的有关知识统统讲了出来。看到妈妈“如梦初醒”的表情,莉莉很有成就感。从妈妈向她投来的欣赏的目光中,莉莉越发感到自信了。
从此,莉莉爱上了学英语,上课认真听讲,回家及时完成作业,在家中经常给妈妈“上英语课”,辅导妈妈学习英语。为此,莉莉从心底感受到了和妈妈一起分享知识的快乐。
父母学会和孩子分享学习,能够使孩子在学习上更有兴趣,更有信心,从而真正地爱上学习。同时,父母还应当教会孩子善于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把新的知识纳人已有的知识体系中。这样才能调动起孩子的学习兴趣。
其次,对那些因为懒情、没有毅力面产生厌学情绪的孩子,父母一方面要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另外要制订具体的学习计划,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此来转变那些消极的学习态度。父母每天要检查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对孩子未完成作业绝不能放过,要以强有力的措施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孩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改变厌学的态度。
再次,在学习上,父母还应尽量减少为孩子提供帮助,培养孩子的独立意志。厌学的孩子最怕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他们的依赖心理比起别的孩子更强,什么事情都希望得到家长的帮助。父母要矫正孩子的这种散漫和懒情的习惯。
最后,老师有时候因为自己对某个学生的态度和自己的教学方式不当,会给学生心理造成负面影响、这也是导致学生厌学的重耍原因之一。因此,父母在了解这一原因之后,要积极主动地与任课老师沟通,取得老师的理解与配合。实践证明,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和教育方式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信心的关键。老师的爱与鼓励能让学生重新点燃对学习的热情,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厌学情绪也就随之消失了。
孩子出现了厌学的苗头,只靠孩子本身是很不容易解决的,只有依靠老师和家长的密切配合才能产生效果。在操作的过程中,父母要做到科学分析、正确引导,和老师一起寻找使学生从“厌学”变为“好学”的法宝,